2025年6月19日至21日,由我校主导,联合世界贸易组织(WTO)、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亚洲开发银行(ADB)以及世界经济论坛(WEF,别名达沃斯论坛)共同主编的《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25》(后简称《报告2025》)章节作者会以及系列宣传活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与美利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联合举办该系列活动,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思言带队出席章节作者会,并在《报告2025》宣讲活动中与来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美国商务部(USCITA)、经合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参会人员深入交流,《报告2025》得到了该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标志着中国学术机构在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议程覆盖学术研讨、成果路演与发布筹备
6月19日章节作者会由《报告 2025》主编、美利坚大学教授 、我校特聘教授Robert Koopman 主持,来自各发起方的40余名章节作者及世界银行、IMF 等机构的评论人与会。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思言在欢迎辞中特别强调:“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40余国融入跨境电商网络,RCEP构建全球最活跃区域价值链,为报告中‘包容性增长’理论提供了实践范本。”会议围绕八大章节展开研讨,聚焦电动汽车价值链绿色转型、产业政策与全球规则协调等前沿议题。
6月20日宣传活动中,沈思言代表我校致开幕词,从研究焦点、研究发现和未来探索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报告2025》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进展,指出包容性增长、绿色转型、产业协作对于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至关重要,《报告2025》集合了来自11个经济体的32位专家就未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和关键核心领域进行了详细的学术性研究解读,相信将会对学界、政界和商界人士带来重要启发。
6 月 20日编辑委员会会议由沈思言与 Robert Koopman 共同主持,明确《报告 2025》将于2025年12月在北京、日内瓦同步线下发布,东京、马尼拉线上发布,并细化各章节定稿时间节点。会议强调报告将延续2017年以来的实证传统,约45% 数据为最新迭代,新增多个战略产业案例研究。
研究院团队深度参与,国际反响热烈
研究院王苒副研究员、朱文博副研究员、黄绍鹏博士等学者分别就 “全球电动汽车价值链” “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与通过GVC实现包容性增长” “产业政策与 GVCs”等章节进行汇报,相关内容获与会专家高度评价。美国商务部参会代表指出:“报告对地缘政治与绿色转型的交叉分析,为制定供应链韧性政策提供了关键参考。”
沈思言强调:“当前80%的全球贸易依赖价值链,但仅有20%中小企业参与,这一鸿沟正是《报告 2025》推动政策协同的发力点。”作为中国高校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旗舰研究项目,《报告 2025》系列活动以 “再全球化” 为框架,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生产网络重构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政策实操性的中国方案,将进一步巩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全球价值链研究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两院研究探讨办学规划和战略合作
6月21日,美利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SIS)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进行战略合作深度研究与探讨。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思言与美利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副院长Ullman Lee教授就 “全球价值链学科建设与智库合作” 开展高层磋商,并就两院实验室共建、学术交流与合作、人才联合培养、联合举办学术论坛等内容进行了深度交流,初步达成共识。
此次两院代表面对面研讨交流是 “研究院继续扩大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双方就合作内容与机制的探索,标志着中国高校在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中由学术输出迈向机制化合作新阶段。